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预安排审议法规17件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2025-02-27 07:1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人工智能朗读: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预安排审议法规17件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2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26日上午,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在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坚持改革与法治相统一,今年预安排审议法规17件,在强化高质量发展法治供给上彰显新作为。

将制定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

同时拥有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设区的市立法权是深圳发展重大优势。根据报告,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推进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其中,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制定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修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修改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功能型无人车管理若干规定、标准化条例,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围绕城市治理与民生保障,制定国有土地供应管理条例、见义勇为条例、法律援助条例、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条例、茅洲河流域协同保护若干规定,修改排水条例等。做好前瞻性、引领性立法项目储备,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促进条例、塘朗山保护与管理若干规定、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等立法调研。

建立重点立法项目“双组长”工作机制

如何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严格执行立法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建立重点立法项目由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立法协商,加强立法智库建设,建立从代表议案建议、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收集社情民意等渠道选取立法项目的工作机制,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立法。

做好备案审查和立法后评估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一环。报告要求,组织开展社会信用领域专项审查,对本市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明显滞后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规定开展集中清理。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

今年将对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实施效果开展执法检查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根据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预安排监督项目62个。

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一年来效果如何?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对该项立法开展执法检查。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对央地协同推进基础研究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进行专题调研,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开展跟踪监督。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视察“十四五”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并开展深圳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专题调研。

探索建立前海、河套、深汕特别合作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等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也是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重要平台。

根据报告提出的工作安排,我市将推动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优化整合、提质增效,推动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统筹代表联络站与人大各项工作的基层联系点共建共用、发挥实效。探索建立前海、河套、深汕特别合作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完善行业和产业联系点运行机制,支持和保障联系点聚焦消费和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开展代表活动,推动全市联系点资源共享、互促共进。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