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妈:“鲜”声夺人,打造社区生鲜新标杆
2025-02-13 20:0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钱大妈:“鲜”声夺人,打造社区生鲜新标杆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13日讯(记者 常军平)人口结构变迁和消费诉求演变持续促进线下零售“近场化”趋势增强。作为“一刻钟便利生活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社区为核心的近场零售业态迅猛崛起,并为消费者提供“按需履约”的高确定性、个性化服务。

其中生鲜赛道与近场业态“基因吻合”,因其高频、刚需属性被视为民生焦点。据《NIQ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调研》,生鲜占消费者日常购物支出的比重达到58%。且具有线下实体店强引流能力。据《2025年中国生鲜食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年中国生鲜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

2025年1月1日起,推荐性国家标准《农业社会化服务 社区生鲜店服务规范》(GB/T 44591—2024)开始实施,规定了社区生鲜店服务全过程中的服务内容与要求,涵盖了社区生鲜店从采购、储藏、陈列、加工、销售、质量控制等全流程。

该项标准起草单位中,钱大妈赫然在列。这是钱大妈深耕社区生鲜行业的第13个年头,也是其首次参与制定的行业国家标准,从菜场档口到全国市场,钱大妈凭借一招“鲜”,站在了行业标准化发展的前端,成为推动社区生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做“鲜”品牌:“多快好省不隔夜”

“鲜”是钱大妈品牌的灵魂

钱大妈起源于东莞,以“鲜”为品牌核心,从“不卖隔夜肉”扩展到全品类生鲜零售。公司重新定义了传统生鲜行业标准,并创新性地实施了“日清”和“定时打折”模式。

“日清”模式确保每日商品售罄,保持商品新鲜度和品类齐全,同时避免库存积压。而“定时打折”机制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实现零库存运营,减少损耗。

钱大妈通过这两个模式帮助消费者实现“多”和“省”,并依托物流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满足了“快”和“好”的要求。

在物流方面,钱大妈自建仓储配送系统,实现商品分级、包装标准化,并构建本地化物流网络,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高配送效率。

在食品安全方面,钱大妈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室,进行农产品抽检和溯源,并引入保鲜技术确保产品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钱大妈以“不卖隔夜肉”为品牌特色,经营8大类逾500种产品,拥有近3000家门店和超过2000万会员。

做“深”供应链:“两个一公里”

钱大妈集团CEO冯卫华强调,零售尤其是生鲜领域,细节管理至关重要。公司通过长期优化供应链,确保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钱大妈遵循生鲜行业原则,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利润和竞争力。公司利用行业优势,重构上游供应链,实现供销产业链的畅通。

钱大妈深入产地直采,以“零库存+高效率”为核心,建立养殖和种植基地,如公安县阳光玫瑰青提基地和从海水产金鲳鱼基地,既保证了优质供应,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钱大妈通过打造自有品牌,丰富产品线,满足消费者需求。自有品牌产品包括各类生鲜和预制菜,实现多品类覆盖。

钱大妈建立信息技术系统,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利用SRM系统,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产品高质量和供应稳定,实现科技与生鲜的深度融合。

钱大妈实现了生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衔接,全链条发力,直采模式优化了供应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农产品通过钱大妈渠道走向市场,2024年消费帮扶金额超19亿元。钱大妈通过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户增收,参与农业规划,推动产业升级,确保居民“菜篮子”丰富稳定。

做“精”门店:“社区生鲜小店”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饮食差异造成了品牌区域扩张间天然的隐形屏障。生鲜产品保质期短、各时节受欢迎的产品不同,销售区域性明显。在保证“鲜”的基础上,供给的及时性、个性化,也至关重要。钱大妈通过供应链全链路锁“鲜”,走出区域限制,在3000家实体门店端,以高效的运营体系和盈利模型为千店千面打下基础。

钱大妈运营中心负责人表示,钱大妈探索出了一套独到的“运营哲学”:第一,做好服务和标准,成为消费者的好邻居;第二,薄利多销,保持既有客流,吸引更多消费者,做长期主义生意;第三,资源下沉到门店,门店量身定制方案,实现千店千面。

通过加盟模式,门店保持区域灵活性,利用数据分析提供进货建议,调整品类结构以满足社区需求。例如,在上海增加豆腐和海鲜,在湖南增加辣椒和调味品。

生鲜产品需灵活定价策略。钱大妈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加盟商定制价格策略,吸引客流,通过促销和会员制度提升复购率和消费者粘性,增加盈利。钱大妈通过会员体系和社群管理,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提供购物助手服务,分享菜品信息和烹饪技巧,提供预约和外卖服务,便利消费者。

钱大妈凭借“日清”和供应链管理,成为行业领先者,推动农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体现了社区生鲜连锁品牌的深远影响和民生价值。

据全球领先的消费者研究机构“NIQ(尼尔森IQ)”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社区居民消费结构将迎来重大转型:传统的外卖与外出聚餐消费,将逐渐让位于更为健康、经济的家庭餐饮模式。最新数据预测,2025年高达85%的居民在购物时,会选择实体店与线上渠道相结合的方式购物。

这一趋势预示着社区生鲜零售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实体店与线上渠道将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互惠互利关系。

生鲜电商板块持续活跃,线下渗透率亦在不断反弹,且呈现出鲜明的年轻化趋向。社区居民对线下的青睐,主要源于“产品新鲜、品质可靠”以及“商品种类繁多”这两大要素。

《零售圈》认为,传统的社区生鲜店往往依赖于价格竞争和地理位置优势,但随着社区居民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经历了激烈的巷战竞争,随着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社区生鲜店服务规范》(GB/T 44591—2024)落地,社区生鲜将在行业层面进入规范发展。于社区生鲜连锁品牌而言,如何进一步修炼供应链的“慢功”和前端的精细化服务尤为必要。

(本文图片由钱大妈提供)

[编辑:田志强 马丹] [责任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