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11日讯(记者 翁任莹 通讯员 金秋)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举办。本次座谈会由福田区司法局会同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人大福田街道工委在福民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召开。部分福田区人大代表、立法联系点议事会成员和福田区“民生律师团”律师、青少年普法“新雨计划”普法志愿者、福田街道司法所、社区“法律明白人”、居民和学生代表参加。
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字号”的立法联系点,将此次座谈会作为民意征集活动之一,通过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法律的制定将更加贴合实际,反映民众诉求。
在讨论环节,各方代表踊跃发言,积极贡献法治智慧。福田区福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武霄鹏结合基层工作经验,提出应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公园等文化阵地,将法律文化融入文艺小品、相声、歌曲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提高居民参与度。福民社区党委书记、福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站长罗思妮认为,法治宣传教育应与文化涵养深度融合,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法治宣传能更紧密地贴近民生实际。
福田区“民生律师团”律师代表、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祎律师从专业视角出发,建议草案进一步细化法律责任界定,从立法技术层面,增强条文的可操作性;同为“民生律师团”的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张付忠律师则建议,法案应增加对重点人群的法治宣传教育,尤其是关注老人、残障人士、妇女的法律问题;福田区青少年普法“新雨计划”普法志愿者、广东朔全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黄莉律师建议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普法方式增加判后答疑,认为这对当事人学习法律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其他与会代表围绕自己生活和工作实际,对草案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生代表的发言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在良好的法治宣传教育氛围熏陶下,他们对草案有着独特的见解。有的建议在道法课中融入法治教育,有的提出强化法治宣传活动,还有的希望增设课程测试以检验学习成果。
(图片来源:司新宣、福田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