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9日讯(记者 周维朕 林宏松 通讯员 张纯真)2024年,大鹏新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在更高起点上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
近日,大鹏新区旅游发展和文化体育局副局长阮立平来到深圳新闻网访谈现场,参加由大鹏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新闻网和大鹏网联合推出的“对话大鹏·聚焦高质量发展”系列在线访谈活动,通过网络在线交流的方式,围绕大鹏新区旅游发展和文化体育局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6810”工程,不断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助推新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等重点工作展开讨论,并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阮立平做客《对话大鹏》访谈节目
2024是“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在这一年中,大鹏新区都做了什么?
“首先是改名,今年我们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和文化体育局’,主要是聚焦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定位,更加突出旅游发展,强化旅游资源开发、宣传推广、旅游服务等职责。”在节目的开始,阮立平介绍了大鹏新区在机构改革下对旅游发展定位的改变,2024年,大鹏新区将文体旅职能进行系统重组,按照“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宣传推广—审批监管—行政执法”的链条,重新设置了多个内设机构,以适应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
其次是重新对旅游发展有了更新的全面规划,新区旅游发展和文化体育局连续参与编制了《大鹏新区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规划》《大鹏新区产业规划(旅游部分)》和《大鹏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旅游部分)》等3个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首次将旅游融入新区“1+6+7+N”综合规划体系和在全市率先编制区级酒店民宿专项规划。同时,2024年大鹏密集出台或修订5项旅游专项扶持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旅游住宿业扶持政策;《大鹏新区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对旅拍(婚庆)、户外露营等新业态的扶持,发挥产业资金引导刺激作用……
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
“2024年,我们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旅游、一切服务旅游’,不仅成立了新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区街两级风貌委员会等,还联合片区、区街联动,对重点旅游项目一事一议。”阮立平介绍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做好“以文塑旅”才能实现“以旅彰文”。在这方面,大鹏新区通过保护好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旅游提升品位、丰富内涵。
大鹏新区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鹏所城、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咸头岭遗址等都在大湾区闻名遐迩。大鹏新区以传承、活化、利用好优秀文化载体为目标,促进文物保护与利用提质升级。其中,大鹏所城荣获广东省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荣获大鹏新区党校现场教学点,咸头岭文化博物馆被列为深圳市2024年重大项目等。
据了解,大鹏新区博物馆还通过与央广网联合,共同推出“国宝C位出道”展览,结合“国家宝藏”IP,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展览体验,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尽可能地让文物“活起来”。
因为一场赛,爱上一座城!2024年11月4日,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大鹏大亚湾圆满完赛,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艘赛船、约1260名选手经过5天激烈角逐,决出了11个组别冠军。“跟着赛事来旅行”成为大鹏新区的一个亮丽名片。
在赛场周边,大鹏新区以赛事为谋,以嘉年华为介,通过“美食品味+非遗体验+互动打卡”等多种形式,烘托比赛氛围,丰富消费场景,延伸赛事经济文旅消费链条。例如中国杯期间,深圳大鹏国际海尚嘉年华、“中国杯”帆船赛嘉年华、“中国杯”帆船赛海洋文化推广周系列文旅推广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营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共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来大鹏旅游。
“2025年是‘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我们将继续创新旅游新模式,积极做好‘旅游’文章,放大山海古城、红色基地等资源优势,加强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让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阮立平表示。下一步,新区旅发文体局将持续做好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进一步做到游客在大鹏“安全、顺心、诚信、特色、个性需求和愉悦”,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安全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