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20日讯 (记者 何亚南)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今年以来,深圳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和市委、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和协调,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会同科创委、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局)、商务局、国资委等相关单位以及全市高校,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助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用好各类就业平台,助力学子精准就业
如何让毕业生求职就业不再难?今年,广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联合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木棉花暖”“就业向未来·建功新时代”“百日攻坚·粤就业在行动”等区域性、行业性的系列供需见面活动,加大就业岗位供给,实实在在为各地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除了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线下各类招聘会的同时,市教育局还积极引导各高校精选线上平台,用好国家“24365就业服务平台”。与“深i企”“鹏程IT人”“深圳国资平台”等市级平台资源展开对接,促进高校与深圳企业之间的深度联系、产学结合。
“一把手”访企拓岗,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
促就业,前提是要有岗位。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市教育局推进高校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及时了解毕业生去向情况、研判毕业生就业形势,部署就业创业重点工作。
据统计,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深圳大学书记、校长走访270家市内企业,通过“请进来”走访971家企业;南科大走访市内企业100家,还走访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江阴市、盐城市等省外城市的企业,访企拓岗25家;港中大(深圳)走访美的、深圳农商行、OPPO等企业65家;深圳技术大学第一季度完成56次访企拓岗行动;哈工大(深圳)访企拓岗42家用人单位;中大·深圳走访企业超过26家,开拓岗位超过1100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访企拓岗企业161家,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多场线下招聘会举办,高新技术产业万余岗位揽才
今年以来,深圳市教育局会同相关单位加紧组织开展线下招聘会。2月24日,深圳大学城举行“清北哈‘职’缘,才聚大湾区——第二届重点用人单位就业实习双选会”,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实习岗位近1500个,参会硕博毕业生近5000人。
深圳大学2023年春季大学校园招聘会现场。(陈若莹/摄)
3月25日,市科技创新委、市教育局在深圳大学联合举办深圳高科技产业2023年春季大学校园招聘会,全市14家高校和3家科研机构约3000多名应届毕业生来到招聘会现场求职,现场汇集了华为、腾讯、比亚迪、顺丰等高科技企业共计310家,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6家、上市企业52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5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0家、科研院所16所,提供岗位超10000个,涵盖电子信息技术、高技术服务业、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资源环境技术等多个高科技产业。
4月1日,市教育局组织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与此同时,南科大、深圳技术大学、港中大(深圳)多所高校主动联合企业,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3所高职院校参与组织8场基层(含辅警、书记员、社区等)校园招聘活动,累计参与学生5000人次。
推进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提供细化建议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与职场技巧,能帮助毕业生在求职路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科学地进行就业和择业,为此,市教育局指导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定位与发展指导》《创新创业从你开始》等就业指导课程,组织“就业信息获取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介绍”“求职对话:HR与应聘者的双向视角”“选调经验分享”等专题讲座,引导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就业帮扶方面,聚焦学生实际困难,督促和指导高校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台账,对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帮扶,通过个性化辅导、人文关怀、优先推荐岗位、求职困难补贴等措施,确保逐人“脱困”。此外,指导高校加强就业安全和涉法教育,严密防范招聘欺诈行为,开展平等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毕业生就业维权意识。